历史源流与特色

蓬瀛仙馆清微礼斗科施演

全真道堂科仪音乐导赏介绍影片

岭南经韵特色与传承

历史源流

香港的道教信仰和仪式主要源自邻近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,当中大致可分为「正一」和「全真」两个派别。全真道堂是对现存香港全真道派道教团体的一个统称,它们大多数是1920至1950年代由来自广东的道门弟子成立,例子包括抱道堂(1921)、蓬瀛仙馆(1929)、通善坛(1938)、云泉仙馆(1944)、青松观(1950)、圆玄学院(1953)等,以及在1960年代以后在香港创建的新道堂。这些道教团体,传承全真科仪经忏体系,以供奉「全真五祖」之一的吕纯阳祖师为主,并认同自己归属「全真派」。

道教仪式具备了静态和动态元素,前者包括坛场布置、法冠服饰、科书文检等;后者则指法事中道士的「唱」、「念」、「做」。在「唱」、「念」的部份,道士会以特定的节奏和腔调朗读或吟唱经文,有时更伴以乐器演奏,这些在道教仪式中使用的「声乐」和「器乐」,道教中人泛称「经韵」,而道外人士则称之为「道教音乐」。这种「音诵​​」方式,一般认为源自北魏神瑞二年(415年)嵩山道士寇谦之(365 - 448)编定的《云中音诵新科之诫》。

香港全真道堂所使用的仪式音乐,主要承续自广州三元宫、南海茶山庆云洞、南海西樵山云泉仙馆、罗浮山等地的全真道观,其传统原本已有数百年的历史。由于当初香港科仪经忏的传承,主要集中在何展凌、侯宝垣、邓九宜等几位资深道长的身上,故现今香港各道堂音乐,皆有其共通之处。

随着上世纪一九五零年代广东全真道侣的南来,将原有的法脉、组织、经典、仪式移植至香港,促成香港道教「经韵」发展的机缘。及后在香港几十年的传承过程中,又受到本地文化中粤剧、粤曲、广东小曲以及儒、释等其他宗教音乐的影响,渐次发展出具有香港地方色彩的道教音乐。

特色

香港全真道堂的道教仪式一般可分为祈福法事(清醮)和度亡法事(幽醮)两大类。常见的仪式包括:朝礼神明的「朝科」、向神明忏悔罪过的「忏科」、集福迎祥的「祈福法事」、超度亡魂的「度亡法事」、每逢道教节日诞期举行的朝贺仪式,以及道士每日修持的「早晚功课」等。

参与仪式的人员称为「经生」,按照坛场内的分工可分为高功法师(主科)、都讲法师(二手)、监斋法师(三手)、侍坛经生及散众经生。香港的全真科仪音乐,一般以「经韵」音乐的「声乐」为主体,按照朗读和吟唱的方法,可分为「朗诵式」、「吟诵式」、「吟唱式」、「咏唱式」四种音乐形态。在唱诵时,主要由二手起腔,决定腔调和速度;而二手和三手分别敲击木鱼和磬,以控制经韵节奏。

除了经生唱诵之经韵外,器乐在香港道教音乐中亦有其独特的一面。在经韵唱诵之中加入乐器跟腔伴奏,是器乐音乐的主要部分。此外,在道士举行仪式登坛之前的鼓、鑔、锣敲击;仪式进行过程中法师只有法术动作而无经文诵唱的空档期间,用笛或唢呐等乐器演奏的曲牌等,也是器乐音乐的重要内容。这个器乐演奏的岗位,有时候由「经生」担任,有时候则 由道堂聘任职业乐师 ─ 「醮师」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