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源流與特色

蓬瀛仙館清微禮斗科施演

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導賞介紹影片

嶺南經韻特色與傳承

歷史源流

香港的道教信仰和儀式主要源自鄰近的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,當中大致可分為「正一」和「全真」兩個派別。全真道堂是對現存香港全真道派道教團體的一個統稱,它們大多數是1920至1950年代由來自廣東的道門弟子成立,例子包括抱道堂(1921)、蓬瀛仙館(1929)、通善壇(1938)、雲泉仙館(1944)、青松觀(1950)、圓玄學院(1953)等,以及在1960年代以後在香港創建的新道堂。這些道教團體,傳承全真科儀經懺體系,以供奉「全真五祖」之一的呂純陽祖師為主,並認同自己歸屬「全真派」。

道教儀式具備了靜態和動態元素,前者包括壇場佈置、法冠服飾、科書文檢等;後者則指法事中道士的「唱」、「念」、「做」。在「唱」、「念」的部份,道士會以特定的節奏和腔調朗讀或吟唱經文,有時更伴以樂器演奏,這些在道教儀式中使用的「聲樂」和「器樂」,道教中人泛稱「經韻」,而道外人士則稱之為「道教音樂」。這種「音誦」方式,一般認為源自北魏神瑞二年(415年)嵩山道士寇謙之(365 - 448)編定的《雲中音誦新科之誡》。

香港全真道堂所使用的儀式音樂,主要承續自廣州三元宮、南海茶山慶雲洞、南海西樵山雲泉仙館、羅浮山等地的全真道觀,其傳統原本已有數百年的歷史。由於當初香港科儀經懺的傳承,主要集中在何展凌、侯寶垣、鄧九宜等幾位資深道長的身上,故現今香港各道堂音樂,皆有其共通之處。

隨著上世紀一九五零年代廣東全真道侶的南來,將原有的法脈、組織、經典、儀式移植至香港,促成香港道教「經韻」發展的機緣。及後在香港幾十年的傳承過程中,又受到本地文化中粵劇、粵曲、廣東小曲以及儒、釋等其他宗教音樂的影響,漸次發展出具有香港地方色彩的道教音樂。

特色

香港全真道堂的道教儀式一般可分為祈福法事(清醮)和度亡法事(幽醮)兩大類。常見的儀式包括:朝禮神明的「朝科」、向神明懺悔罪過的「懺科」、集福迎祥的「祈福法事」、超度亡魂的「度亡法事」、每逢道教節日誕期舉行的朝賀儀式,以及道士每日修持的「早晚功課」等。

參與儀式的人員稱為「經生」,按照壇場內的分工可分為高功法師(主科)、都講法師(二手)、監齋法師(三手)、侍壇經生及散眾經生。香港的全真科儀音樂,一般以「經韻」音樂的「聲樂」為主體,按照朗讀和吟唱的方法,可分為「朗誦式」、「吟誦式」、「吟唱式」、「詠唱式」四種音樂形態。在唱誦時,主要由二手起腔,決定腔調和速度;而二手和三手分別敲擊木魚和磬,以控制經韻節奏。

除了經生唱誦之經韻外,器樂在香港道教音樂中亦有其獨特的一面。在經韻唱誦之中加入樂器跟腔伴奏,是器樂音樂的主要部分。此外,在道士舉行儀式登壇之前的鼓、鑔、鑼敲擊;儀式進行過程中法師只有法術動作而無經文誦唱的空檔期間,用笛或嗩吶等樂器演奏的曲牌等,也是器樂音樂的重要內容。這個器樂演奏的崗位,有時候由「經生」擔任,有時候則 由道堂聘任職業樂師 ─ 「醮師」擔當。